2017年,江门市中等职业教育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兴业惠民、治吏简政”,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注重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做强做优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优化职业教育发展,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1.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
目前,全市中职学校(不含技工,以下相同)17所,在校生40207人,学校学位充足,广大学生都有机会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并掌握就业发展技能,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0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2所;全市有3所中职学校成为立项建设的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4所学校被认定为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承担全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任务的学校2所;全国重点建设专业1个;全国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点)25个。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水平能力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打造了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中药、护理、药剂等一批省级品牌专业。
1.2设施设备。
2017年,我市中职学校占地面积124.32万平方米,其中运动场地面积29.6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8.9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3212.96万元,比上一年度增加3755.98万元,增幅11.31%;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达8260.49元/人。全市中职学校新增图书77606册(含非学校产权1000册),图书藏量达133.09万册(含非学校产权11.76万册),生均图书30.79册/人。
1.3教师队伍。
我市将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转向质量提升与结构优化,力图打造一支与高质量职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团队。截止2017年,我市中职学校共有教职工2390人,其中专任教师2166人、行政人员79人、教辅人员112人、工勤人员33人。落实“能工巧匠”进校园,聘请校外教师122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59人,占比16.57%,中级职称1106人,占比51.06%,本科学历及以上2071人,占比95.61%,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42人,占比15.79%。现有“双师型”教师1105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76.15%。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坚持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是贯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我市中职学校严格按照新《大纲》的要求,组织各项实施工作,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足开齐德育课程,未出现削弱课程、减少课时现象。加大德育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加强德育科研,做好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体现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制定符合本校中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二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活动为主线,以夯实德育常规为基础,不断增强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在清明节、端午节、“六一”、“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以网上网下相结合、继承创新相结合,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学生理想信念,促进养成教育成效,提升广大学生个人公民道德观和理想信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进” (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实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全过程。三是着力将德育与侨乡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侨乡文化为端口,着力探索把乡土德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脉相承的侨乡文化精髓融入德育中,让地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涵互为参透,促进德育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四是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鼓励青少年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各中职学校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组建了志愿导游、家电维修、义务支教、手工编织等特色服务团队,并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市中职学校犯罪率为零,日常违纪违规现象越来越少。全市中职学校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广东复赛活动》,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班班比赛、校校选拔”的全员参与局面,共推报516件作品参加省级复赛,共有作品320 件分别在九个类别获奖,获奖率超过60%。其中,一等奖108 个、二等奖 45 个、三等奖 167 个;征文类 137 篇,职业生涯规划类 31 份,摄影类 90 张,视频 25 个,舞台作品类 22 个,非舞台作品( 实物)类 实物)类 12 个,演讲类 1个,创业计划类 1项,创新设计 1项;优秀指导老师奖 84 人。365体育彩票和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2.2就业质量。
一是加强领导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我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市教育局领导多次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各校校长亲自督阵,分管领导靠前抓,就业办公室领导具体抓,配备辅导人员跟进常规工作。各校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担任,组员由各专业级长和班主任组成,形成“领导重视、层层落实的一把手负责制”的就业工作格局,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就业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二是坚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市中职学校进一步加大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开展“企业+订单”培养模式和“学徒制”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并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
2017年,我市毕业学生14436人,就业学生14149人,就业率为98.01%,直接就业学生12260人。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学生数2224人,对口就业学生数11716人,对口就业率82.28%。所有毕业生就业工作稳定。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一是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与专业设置。我市中职学校主动围绕“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专业群,专业设置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顺应市场需求,基于岗位需要制定课程体系、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优化实训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不断完善和优化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抢抓省将江门市定位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重大平台的机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 “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战略,全市中职学校紧密依托我市支柱行业和汽车零部件等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蓬勃发展的商贸等第三产业,开设专业类14个,专业数68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点)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点)25个,突出打造加工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医药卫生、旅游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7大专业群类别,形成地方特色品牌专业群, 我市已具有一批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示范性强的重点专业(点)。
二是坚持错位发展,以区域主打产业为主导打造重点专业。市直以江门一职为代表重点建设信息技术类专业,如计算机软件、电子与信息技术;新会、台山、开平、鹤山分别以新会机电职校、台山培英职校、开平机电职校、鹤山职校为代表重点建设加工制造类专业,如数控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汽车运用与维修、模具制造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等。同时,为满足区域经济多样化发展的要求,支持江门一职、台山培英职校重点建设会计专业,新会冈州职校重点建设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平吴汉良理工职校重点建设中餐烹饪专业。实现同一市、区内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不重复。
三是创造条件建设涉农专业,推进农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尽管由于开设专业资源缺乏(包括必须的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师资队伍等)、需求不足、就业面窄等诸多因素,极大地限制了涉农专业的发展,但我市仍积极指导市工贸职校、台山培英职校、开平机电职校、恩平职校、江门中医药职校等学校开设涉农专业。目前已有涉农专业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畜牧兽医、农村电气技术、农村医学等。
四是以中高职衔接试点为抓手,拓宽学生成长之路。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鼓励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培养试点。组织试点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和支持中职学校积极参与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全年共有7所中职学校22个专业(点)获省批准参与改革试点。
目前,中职学校所开设专业基本满足本区域内行业、企业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水平能力不断提高,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市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助推“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的重要人才资源。
3.2质量保证。
一是打造现代职业教育基地,助推“小微双创”载体建设。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基地(中心)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如推进建设江门一职基地,以江门一职为主体,利用新建成的新体育馆首层,采用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建设一个传统与现代超市模式相结合的实训中心;推进依托新会机电职校与中菱电机有限公司构建的加工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基地;推进建设开平基地,以开平市吴汉良理工学校翠山湖校区为主体,联合翠山湖工业园,共建“五位一体”现代职业教育实训中心;以台山培英职校为主体,建设符合“互联网+商贸”运作方式的现代商贸运营基地;以鹤山职中为主体,采用校企合作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鹤山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
二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精神,将“三通两平台”建设切实落实到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上,提高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以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彰显职业教育特色为目标,统筹开发、整合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对接岗位技术技能培养要求,支撑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核心课程,具有良好实践性、示范性的共享型优质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我市5个获得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奖补专项资金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于2017年结题。
三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稳步提升技能实训教学质量。积极响应国家“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的号召,深化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增强学生的技能应用和就业能力,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中职教育发展中的推进器作用,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坚持举办市级大赛,全市技能竞赛共设3个分赛场,共有加工制造类等6个专业类别和车加工技术等18个赛项;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大赛,全市选拔167名学生参加全国和全省大赛,我市荣获省“优秀组织奖”,1所学校获省“特殊贡献奖”,学生获国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4人,获省赛一等奖13人、二等奖27人、三等奖57人,获奖总数名列前茅。通过举办市级大赛,总结表彰技能竞赛获奖个人和集体,引领各学校举办技能竞赛或技能节,使技能竞赛成为中职教育教学的一种常规制度。
四是组织开展首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中职组)大赛江门市初赛,共有10个竞赛组,选拔10名教师参加省赛,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9人。
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级、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工作。着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推动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开平市荣获第二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合格单位并获评为第二批省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台山市成功入围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单位,台山市和恩平市成功入围省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单位。
3.3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情况。
按照《广东省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和《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年)》要求,我市全力推进“强师工程”,引人才、育名师。全面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素质提升。目前,我市中职学校有省级名班主任1人、市级名校长3人、名教师1人、学科带头人11人。贯彻《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省级培训工作的通知》,共推荐2名校长赴港培训、推荐2名商贸类专业带头人赴港培训、推荐2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举办第三届江门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 6位名,以赛促教,不断提高德育课教师教研教改能力和水平。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现形式,校企共同育人。积极推行“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全市中职学校紧密围绕我市支柱产业,100%学校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200多家企业开展了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合作办学,合作规模正逐年扩大,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中职2+1培养模式(也称实习基地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办校模式”、“名校联名企以及名校携民校模式”、“校企合办教学工厂模式”等五种模式。其中,“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培养职业性、专业性和实用性人才的重要抓手,如新会机电职校与中菱电机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共同开展订单人才培养95人,拓宽校企合作路径。台山市中职学校与海信电子、仁丰五金等4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行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开平市的中职学校与翠山湖新区的百汇精密塑胶模具、雄业卫浴等10多家公司的校企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推进,在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为实习生和毕业生提供优质岗位。鹤山职校积极推进新型校企合作,调研了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的50多间企业,与深圳得润电子、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新型校企合作,以“带徒弟”、“手把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等。恩平职中依托电声协会以“引厂进校”的形式,将恩平华电电子有限公司部分生产线引进实训场室,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教学尝试。近两年电子专业初次就业率100%。
4.2学生实习情况。
全市各中职学校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实习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实习的教学功能,通过学生实习这一教育教学环节,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建立领导机构,加强顶岗实习工作的指导。我市高度重视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推动中职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内容,指导中职学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相关实习制度建设,并加强对中职学校开展实习工作进行监督。全市中职学校将学生实习,尤其是三年级学生的顶岗实习摆在开展教学、培养人才的重要位置。建立实习领导小组,由学校副校长担任组长,教务处、学生处、就业处、实训处、各专业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专业部指导教师、班主任直接开展落实顶岗实习的实际工作,全体成员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工作负责、专业细致,共同为学生顶岗实习创造条件,为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给予保障。
二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保障顶岗实习工作安全有序开展。一直以来,我市积极指导各中职学校完善顶岗实习工作机制,规范管理,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政策,遵守实习工作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确保工作顺畅。多年来,各中职学校结合自身顶岗实习工作的实际建立了相应的实习管理制度,已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规章制度,如《学校实习生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应急预案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巡查制度》、《顶岗实习情况汇报制度》、《顶岗实习违规通报制度》等。从组织与计划、管理与责任、安全与问责、考核与保障等方面全面规范了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了实习工作原则、组织开展的要求和程序、实习管理细则,以及学校、教师与企业、学生间的交流沟通机制,安全保障措施和违纪违规处理办法等。
三是建立多种信息管理方式。我市中职学校建有学校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或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平台可实现实习信息发布,通知发送,考勤管理,采集实时、动态数据等多种功能,使学校能及时掌握学生的顶岗实习状况,为顶岗实习的安全有序开展提供了便利。各校的实习指导老师、班主任都能采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与学生联系,如QQ、微信、微博等。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精神,我市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中行业企业的作用,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促进产业链、岗位链、教学链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职教集团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江门一职职教集团。江门一职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职业学校组建职教集团,该集团理事成员11个,覆盖专业20个,参与集团建设企业53家,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该校已与集团内海信电子、亿都半导体和龙泉酒店等7家企业签定“订单专项班”人才培养协议,累计开设订单班21期,培养专项人才1145人。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卫生职教集团。以江门市中医药学校为龙头,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大参林药业集团等为主要成员的卫生职教集团(含医护技服务集团、药技服务集团和保健服务集团)。引入医院、企业进驻学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探索创建“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医药卫生类企业签定“订单式”合作协议十余家,提供专项人才300多人;签定校企合作协议30家,提供顶岗实习学生近400人。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贯彻实施《江门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方案》,围绕“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专业群,专业设置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顺应市场需求,基于岗位需要制定课程体系、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优化实训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重点发挥中职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市中职教育已开考专业双证率98%以上,毕业学生14436人,从就业区域看,本地就业的学生占就业学生总数的75.73%。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特别是为解决学前教育、医疗卫生等事关民生的基层人才短缺问题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5.2社会服务
一是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意见》,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开设适应居民学习需求的课程,加强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我市中职学校和社区大学广泛开展社区教育研究与实践,完善了邑学网教育资源,上传约3000个网络课程资源供市民学习。组建了一支由2100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以及一支由7万多名注册义工组成的义工人才队伍,保障社区教育发展。开展“百姓文化大舞台”、“送教进社区”等一系列面向社会群众的活动。新增1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目前共有5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是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并相应地承担了继承和发展教育应有功能的历史任务。为传承侨乡特色文化和精神,市教育局、民政局和社区大学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实验点建设工作的通知》,实施“一院一品”建设工程。开展了“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评选活动,以及“邑家园”+社区教育实验点项目建设。共评选出潘陆等12名同志为“2017年江门市学习之星”,授予潮连街道潮连龙狮艺术团学习品牌等8个项目为“2017年江门市终身教育品牌项目”,创建了蓬江区西园社区等17个“邑家园”+社区教育实验点。
5.3对口支援。
一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精神,积极承接内地西藏中职班任务。江门幼儿师范学校继续坚持“严、爱、细”的原则,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教师教学与质量管理,使西藏班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7年,江门幼师西藏班在校学生146人,男生93人、女生53人、汉族2人、藏族142人,门巴族2人、分别来自拉萨、那曲、曰喀则、山南、林芝、阿里、昌都7个地区,从2010年以来共为西藏培养了280名毕业生。
二是根据《广东对口帮扶广西职业教育协助框架协议》精神,我市鹤山职校与广西龙州县开展职业教育对口帮扶合作,以贫困地区学生稳定就业为中心,让崇左市龙州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有机会接受先进的职业技能教育,帮助贫困家庭尽早脱贫致富,打赢龙州县精准脱贫攻坚战。为做好接收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学生进行培训工作,设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管理团队、制定接收工作方案,调整培训室场并制定好计算机能力提升、酒店与旅游管理两个专业对口培训工作计划,开设专门课程,对龙州学员进行能力提升的培训。管理团队深入龙州学子当中,了解学员的思想状况和需求,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谈心摸底调查,组织学员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6.政府履责
6.1经费。
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依法落实“三个增长”。我市各级政府较好地落实了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和各项国家教育财政法规政策,积极发挥侨乡优势,探索和建立“财政、收费、基建、贷款、侨资、捐赠”一体化教育创强争先投入机制,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和国家助学金制度。2017年全市共有35461名学生受惠,免学费补助资金约1.321亿元;共资助中职学校学生约2858人,发放国家助学金约,683.44万元。
6.2政策措施。
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一带一路”和省珠西行动战略为我市带来了新机遇,市委市政府提出深化“三边”发展战略,以打造“三门”、建设“三心”为统领,推动“东提西进、同城共融”,“着力推动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市政府印发了《江门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作纲要(2014-2020年)》提出:“以统筹整合存量资源为优先策略,以引进培育新兴产业为突破方向,以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建设为关键抓手,以产城融合联动为重要支撑,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动企业改造升级,促进产业平台扩能增效,实现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形成产城融合振兴局面,强化内生源动力,打造华南地区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高地。”《江门创造2025》提出:“加快职业技术教育统筹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利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开展“订单式”培养,在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这一系列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创新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
7.特色创新
特色创新典型案例一:
参阅附件1-1:“专项班”建设优势,带动“零距离”就业(江门一职与广东海信校企合作特色创新典型案例)
特色创新典型案例二:
参阅附件1-2:“生产进校园”破解工科类学校实训高耗材难题(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特色创新典型案例)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学校党建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注重机关效能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增强使命担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改革,质量优先,加快内涵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学校书记履责,明确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工作报告制度,局党组按规定向市委、市纪委、市直机关工委报告党建工作情况。抓好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和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党费管理,定期做好党费核查和缴交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关。三是加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持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体党员进行“迎十九大”学习教育考学、党员干部“党内两项法规”知识测试,在职党员100%参加。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四是多媒体、多渠道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校园网、宣传栏、广播、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和新媒体开展十九大精神的深度宣传。扎实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考学,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江门日报》、江门红星网、江门政务、江门教育等媒体对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落实党十九大精神的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全市中小学校兴起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9.1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还不足。职业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其办学成本比其它教育的投入要大得多。职业学校投资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已成为制约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是办学特色和内涵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产业、企业、岗位和生产过程有待改进,教学装备依然需要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9.2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职业教育统筹工作。密切联系市教育统筹领导小组,把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规划。依托领导小组研究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重大部署,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投入机制。鼓励行业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职业技术教育的途径,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切实执行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发展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地方教育附加适当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比例。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及助学金补助配套经费。
三是继续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各中职学校各专业深入行业企业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掌握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
四是广泛营造全社会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氛围。加强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重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影响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努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营造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附件1-1
“专项班”建设优势,带动“零距离”就业
——江门一职与广东海信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江门一职与广东海信校企合作,是我市顺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抉择。在实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共建实训中心,“专项班”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探索新型“全方位校企合作、多层次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为我市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双精准”育人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
江门一职与广东海信的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而且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是学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产学结合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把握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明确校企合作办学目标
校企合作是学校办好职业教育,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多技能型人才的最佳选择。江门一职与广东海信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谋求共同发展,互惠互赢,共同提高教育与产业发展水平。双方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利用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如:师资队伍的提升,学生技能的提高,各项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专项班”建设等。
二、校企双方领导重视,校企合作事项进展迅速
为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江门一职首当其冲,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朱国昌校长多次召集学校相关处室部门负责人,召开江门一职校企合作工作会议,专题讨论研究学校与广东海信校企合作事宜。江门一职把校企合作作为一个教学的最大亮点,全面推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全面培育学生素养,全面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凭借企业先进的机器设备,加快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通过“专项班”建设优势,带动学生“零距离”就业。学校主要领导率队到海信公司实地考察,经过多次的沟通和了解,双方在学生实习与就业、企业员工培训、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训室建设、订单培养与合作办学等方面基本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一致认为,要深度合作、共同发展、互惠双赢、共同提高。
三、深度合作,实现双赢
江门一职与广东海信签署的校企合作协议属于一种深度合作模式,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谋求共同发展——广东海信成为江门一职校外实训基地,江门一职成为广东海信电子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广东海信协助学校对现有的“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培训与考证”课程进行升级,对实习的学生进行“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或“电视机的组装与维修”的企业认证,对达标的学生颁发相应的证书,并协助学校建设一间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的电子车间和建设专门化的实验实训室。学校在电子电工部选拔优秀学生成立海信班,校领导在开班仪式上向海信班同学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海信班的同学在各方面要起到榜样作用;二是希望海信班同学学到多种技能、学有所成;三是希望海信班同学共同发挥团队精神等。
江门一职与广东海信就采用了“设备共享”模式。由企业和学校校共同提供设备,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海信企业进行生产的同时,为学校学生提供了生产性实训岗位。广东海信把学生安排到各生产线的重要岗位,其中由学生单独承担了A3生产线的生产任务。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使双方的设备兼具教学和生产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还采用了“校企共训”模式。将海信企业的内训机构引入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这种直接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培训师资的模式,使学校的课程能紧跟海信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
“设备共享”模式,可使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就业率达100%。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有利于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真正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还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
附件1-2
“生产进校园”破解工科类学校实训高耗材难题
——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案例背景:
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训高耗材难题一直困扰着工科类学校实训的开展。一些学校利用木材、塑料代替钢材进行实训,难以收到良好的实训效果;一些学校把企业引入学校,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这样的模式以产为主、以教为辅,也难以收到良好的实训效果。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为努力寻找解决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训高耗材难题的方法,不断探索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的途径。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条校企合作的成功之路——“生产进校园”。
案例分析和实施:
通过认真分析,学校认为只有利用先进设备生产真实的产品,并在生产过程中以教为主,才能真正解决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训高耗材难题。因此,新会机电开始了“生产进校园”模式的探索。“生产进校园”模式是与企业合作,采取以企业产品加工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参与企业产品设计、生产的方式进行。“生产进校园”模式走出了“企业进校园”以企业为主体的局限,真正做到以学校为主体,教学为主导,实现了“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以产促教,以产促赛。
新会机电首先与新会区新农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学校资源情况,推行以工农—12K手扶拖拉机零配件加工为经常性项目的“生产进校园”校企合作模式,把学校数控专业的实训中心建成生产性实训基地,然后逐步扩展到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最近,学校又继续扩大成果,以本校设备设施为基础,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发,产、学、研合一,开展了先进模具的加工,建立模具生产性实训基地。现在学校的“生产进校园”校企合作模式日趋完善,使学校的教学逐步实现了“理论教学项目化,实训环境真实化,训练、竞赛普及化,素质培养职业化”,成效显著。目前,该校已于新会区新农机械有限公司、江门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等5家知名企业进行“生产进校园”的校企合作。
一、产品接单是实现“生产进校园”校企合作模式的关键。
企业的产品接单一般以利益为重,学校实训基地则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以“批量、固定、简单”作为接单时选择产品的原则,选择了产品批量大、工艺简单又具周期性的生产手扶拖拉机的新会区新农机械有限公司作为“生产进校园”的合作伙伴。事实证明,学校的选择是明智的,正是“批量、固定、简单”的产品使“生产进校园”得以持续性发展。
生产流程与项目教学有机结合是实现“生产进校园”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保证。
借鉴工厂工艺卡,把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制作成学校的教学生产工序卡,实现生产流程与项目教学有机结合。由于工厂有专用的机床、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工厂的工艺卡不适合学校实训中心使用,也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学校组织教师与工厂技术人员一起根据车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产品的复杂工艺拆分为简单工序,编写了教学生产工序卡,并据工序卡编写了项目教学教材,使生产与教学有机融合。如:将手扶拖拉机心轴的生产分成了由简单到复杂的生产工序:车端面,取总长(适合普通车初级学习)——阶梯轴,粗加工(适合有普通车加工基础的二年级学生)——精加工(适用于数控车学习),并编写了机床认知与熟悉,装夹、工件、刀具,切削基本原理的项目教学教材内容。
三、质量监控是实现“生产进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产品质量与生产人员技术水平息息相关,为解决“生产进校园”人手问题,学校成立了兴趣小组。兴趣小组在“生产进校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兴趣小组承担了突发件、维修件、杂散件的生产,另一方面,兴趣小组的精英当小师傅以旧带新,在车间协助教师进行教学生产指导、管理,使管理落实到位。
为弥补学生生产经验的不足,学校组织教师据不同产品的生产研制了专用夹具,利用夹具来保证产品的质量,此举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还利用测量课程的开设对产品实现了学生全检、教师抽检、巡检,确保了产品质量,提升了学校声誉。
先进企业文化的引进,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提高管理规范性、高效性。
学校积极引进企业文化,创设真实企业情景,按照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制订岗位职责、操作流程、安全和卫生管理规范等,还特别引进了企业的6S管理,增强管理的规范性,提升生产的安全意识、质量监控意识。
结果与成效:
经探索和完善,新会机电“生产进校园”的校企合作模式日趋完善,取得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良好局面:
一、成功破解了机械类专业实操高耗材、高成本的普遍性难题。学校开展“生产进校园”的尝试,由于目标明确,管理完善,高产低耗,产出时间和产品质量有保证,得到合作企业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几年来订单如潮,每月耗材量稳定在20吨以上,获得了教学、实训和经济效益三丰收。特别是这个模式破解了机械类专业实操高耗材、高成本的全国性难题。
二、教师科研能力提高快。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教师通过参与产品的开发设计,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和教研教改能力,编写了《数控编程辅助教程》、《车工实训教程》、《模具钳工实训教程》等校本教材。学校林网松、李洪泳、陈社广老师参与研发的“工农-151/181型手扶拖拉机”项目荣获新会区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为企业创造了巨额的经济收入。
三、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了学生的质量意识。普通教学实习只用分数来评价学生,60分以上任一分数都是及格,但生产实习对学生产品的评价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种档次,没有丝毫的周旋余地,这严格的产品质量要求,彻底改变了学生的观念,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质量意识。
四、实现技能竞赛常规化、普及化,学生专业技能显著提高。通过生产引领,学生对不同零件的设计和加工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操作技能有了质的飞跃,在兴趣小组的影响下,学校每年技能节中学生参赛的覆盖面达98%,实现了技能竞赛常规化、普及化。